TN-S接地系统抵御三相不平衡的能力较差。TN-C-S系统TN-C-S系统TN-C-S系统中前部分可以抵御三相不平衡,后半部分不能抵御三相不平衡。TN-C-S系统中PE线没有电流,但如果三相不平衡,PE线上会有电压,因此PE线要重复接地。TN-C-S系统在建筑物当中是如何具体使用呢?摘自王厚余《建筑物电气装置600问》那能不能自己直接地线直接外壳吗?如果零线直接引入到用电设备的中性线接入点N中,用电设备外壳直接接地,即保护接地,这就是所谓的TT系统。
废旧电缆利用方法
1.手工剥皮法:该法采用人工进行剥皮,效率低、成本高,而且工人的操作环境较差;
2.焚烧法:焚烧法是一种传统的方法,使废线缆的塑料皮燃烧,然后其中的铜,但产生的烟气污染极为严重,同时 ,在焚烧过程中铜线的表面严重氧化,降低了金属率,该法已经被各国严格禁止;
3.机械剥皮法:采用线缆剥皮机进行,该法仍需要人工操作,属半机械化,劳动强度大,效率低,而且只适用粗径线缆;
4.化学法:化学法废线缆技术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提出的,一些 曾进行研究,我国在“八五”期间也进行过研究。该法有一个的缺点是产生的废液无法,对环境有较大的影响,故很少采用;
5.冷冻法:该法也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提出的,采用液氮制冷剂,使废线缆在极低的温度下变脆,然后经过破碎和震动,使塑料皮与铜线段分离,我国在“八五”期间也曾经立项研究,但此法的缺点是成本高,难以进行工业化的生产
吉林废电缆库存电缆快速响应
导线截面积与载流量的计算
一、一般铜导线载流量导线的安全载流量是根据所允许的线芯温度、冷却条件、敷设条件来确定的。 一般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5~8A/mm2,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3~5A/mm2。 <关键点> 一般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5~8A/mm2,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3~5A/mm2。如:2.5 mm2 BVV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值2.5×8A/mm2=20A 4 mm2 BVV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值4×8A/mm2=32A
二、计算铜导线截面积利用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的值5~8A/mm2,计算出所选取铜导线截面积S的上下 I ~0.2 I(mm2) S-----铜导线截面积(mm2) I-----负载电流(A)
三、功率计算一般负载(也可以成为用电器,如点灯、冰箱等等)分为两种,一种式电阻性负载,一种是电感性负载。对于电阻性负载的计算公式:P=UI 对于日光灯负载的计算公式:P=UIcosф,其中日光灯负载的功率因数cosф=0.5。 不同电感性负载功率因数不同,统一计算家庭用电器时可以将功率因数cosф取0.8。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家庭所有用电器加上总功率为6000瓦,则电流是 I=P/ 但是,一般情况下,家里的电器不可能同时使用,所以加上一个公用系数,公用系数一般0.5。所以,上面的计算应该改写成 I= 0*0.8=17(A) 也就是说,这个家庭总的电流值为17A。则总闸空气关不能使用16A,应该用大于17A的。
我学习自动控制可以说是起点比较高的,(我想大多数人是从plc编程学起的,)当时自己在一家加气块砖的工厂维护工作,厂里的维修师傅也不多,一次中控室的同事说电脑的操作画面上起停按钮不起作用了,我当时没有接触过这行,不知道如何,只好给主管打电话,人家过来在工程师站上,把程序重新一遍问题解决,只留下在现场的我木呆呆发愣。这件事对我影响很是大。我下定决心要学好这门技术。任何事都是万事头难。学习这工控知识也不例外。步进电机的位置控制与速度控制可根据上节的原理按如下操作进行:步进电机的位置控制依指令脉冲的总数而定。步进电机的速度与指令频率的pps成正比。由指令脉冲可以进行位置和速度控制,不需反馈电路即环控制。DC电机或无刷电机要作位置控制和速度控制时,转子的位置或速度的信号必须反馈给控制器,即要加反馈传感器,如下图所示的闭环控制系统才可以实现。相对的,如下图所示的环控制不必特别在转子上加装位置或速度传感器电路,包含驱动电路的步进电机的整体费用一般比较便宜。灵敏度其实指的是漏电保护器的额定动作电流值。如果漏电保护器灵敏度低,则流过人体的漏电电流就大,起不到相应的保护作用;而漏电保护器灵敏度过高,又会造成漏电保护器后级电路或电器,在正常运行时产生的微小对地分布漏电感应电流,酿成漏电保护器出现误动作现象,影响线路的供电质量。通常情况下,家用漏电保护器其灵敏度多在15~30mA范围内(原来该参数不可调,现在部分产品对此参数是可以设置的),用于某一分支线路或单独对一台家用电器(柜式空调、电冰柜等)所配置的漏电保护器,其灵敏度多设置为5~10mA较为适宜。因此主管部门应该强化监察安全的力度,对电梯、及维保等各个单位的素质、 以及安全意识等各个环节加强监督,确保各个环节处于控制状态中。电梯检验人员要按照规好相应配备防护,只有好各种准备后才能进入检测现场,同时还要安排专人进行检查及监督。当进入检验现场前,检验人员一定要熟悉相关技术性能及相关安全要求;检验轿厢顶或者井道底坑不少于两人,1人专门负责安全监控与通信联络。进入坑底或轿顶时,首先要仔细检查各种安全关是不是可靠、有效,动车前要发出告信号,而且还要以电动模式启动。P柱接随仪表配来的20m纯铜导线,导线另一端接插针。C柱接随仪表配来的40m纯铜导线,导线的另一端接插针2。接地电阻测试仪设置的技术要求接地电阻测试仪应放置在离测试点1~3m处,放置应平稳,便于操作。每个接线头的接线柱都必须接触良好,连接牢固。两个接地极插针应设置在离待测接地体左右分别为20m和40m的位置;如果用一直、线将两插针连接,待测接地体应基本在这一直线上。不得用其他导线代替随仪表配置来的5m、20m、40m长的纯铜导线。